情景展示的空间不大,所以要明确的主题。情景模型不应是简单的“堆砌”—构成杂乱,且不说其事实合理性,就是主题也将无法表达清楚。情景中的人与物的相互关系、相互位置,要“合情合理”、主题鲜明。
人是情景中的,人物之间的站位、动作、情绪,要有关联;相互呼应,充分体现主题。做到这一点,就要把握好人物的动作,因为情景是无声的,你要用人物的肢体语言,给大家讲故事,而市售的人物模型,不可能完全适合你的作品。所以必要的改造,可以让观者更加明了你的意图,你要讲的故事。另外,你情景中的一草一木都要为主题服务,是烘托而不是分散观者的注意力
对“保存现状”的理解
由于古建筑往往历史时间比较长,在经过了许多个时代的变迁之后以及多次的大修小修之后,其艺术价值已经残缺不全,在这种情况下,就应该首先分析其剩余价值,把过去那些破坏性修理的部分撤销,尽可能的展现其本来面目,重现历史的真实状态。
关于“约定成俗”的理解
大多数古建筑在经过很长的历史之后其现状已经为人所认可和接受,这些特色已经成为一种标志形象,在这种情况下,就无须硬性的去再去挖掘其本来面目,保留其现状也许更适合于古建筑修复的原则。
总的来说,在做古建筑修复的时候,务必要充分把握以上基本原则,尽可能的还原古建筑的原状,尽可能的保存现状,同时,在适当的情况下,可以按照大众的需求保存原样,不要出现太大的出入和纰漏。
修复古建筑要用原有的材料、原有的技术,这是贯彻修复原则、搞好古建筑修复的根本保证。但是,在当前的古建筑修复中,材料和技术都存在问题。
现在,古建修复的难题是木料缺乏,尤其干木料缺乏,大材积的干木料更缺乏。我国本身森林资源短缺,建筑市场木材需求量又很大,供不应求,只能现采现用,木材含水率高。古建修复受工期和资金所限,又不能事先买进木材等待自然干燥。湿木材用于古建修复不仅难以保证质量,还极易糟朽,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。